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被砍伐殆尽大地恢复成森林_全民彩票用户注册
发布时间:2024-11-18 03:41:01
本文摘要:万山千河之省四川,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

万山千河之省四川,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长江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层层叠叠的群山,见证了一个奇迹:在半个世纪里被砍伐殆尽的大地,今天又恢复成了森林。森林覆盖率超过上世纪中期;茂林修竹遮蔽所有宜林山地;长江浑水期从17年前的每年300天减少为150天17年,四川人民用锄头和背篓,用汗水和坚韧,唤回了消失的青山绿水,诠释了中国人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信心和力量。

森林悲歌青藏高原向东俯冲,留下千山万壑。千百年来,这里茂密的原始丛林因为人迹罕至而存活繁衍,养育天府之国,庇护万里长江。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十多万人的森工队伍开进深山,打碎了森林的千古幽梦。无数参天大树,被变成国家急需的铁路枕木、矿井棚架、炼钢的木炭,以及后来当地高速增长的GDP和财政收入。真大呀!胸径超过我的身高,得四五个人合抱。

李龙忠现在还记得他到木里林业局当伐木工砍的第一棵树。3个人花了4个小时,才给那棵冷杉开了一个基口,然后轮流钻到大树的肚子里,像挖山洞一样用斧子往外砍。

木里县位于凉山彝族自治州西北角,森林蓄积量占全国百分之一,4个国有林场的7000多人在此展开会战。倒树、去枝、剥皮、截断,吊上索道钢缆滑到山脚,转运到人工渠首。

开闸放水,七八米长的原木簇拥着顺流而下,冲进雅砻江,漂向下游的码头车站。入水的刹那,溅起十多米高的水花,声音能传到一公里外。李龙忠说。

郑皆斌进川南林业局工作的头两年负责开索道机。他操作的索道先后挪了8次位置。每挪一次,意味着有一片山被剃光。1981年郑皆斌转为伐木工。

到1994年,我直接参与完成的木材生产任务接近20万立方米,相当于砍了1500亩原始林。今年53岁的郑皆斌对记者说,他作为林业一线代表获得过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上游,更上游。深山,更深山。伐木工人风餐露宿,不断向纵深挺进。树桩踩在脚下,荒山抛在身后。

麻烦也随之而来。林区塌方、山洪越来越多。泥石流甚至冲到南坪县(今九寨沟县)城中心。

1998年一场山洪冲毁公路,木里县在长达一个多月时间里成为孤岛。每年春末,二郎山林场场部食堂要储备几个月的米面和海带,以应对雨季公路中断。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四川水土流失面积接近20万平方公里,年土壤侵蚀量达到9亿吨,成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泥沙输出地。1981年夏,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150万人无家可归。1998年,长江流域遭遇百年罕见的特大洪水,过亿人受灾,1800余人遇难。大山听到了人类的哭泣,人们听到了森林的叹息。

觉醒的过程有点长。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国家就开始控制天然林采伐量,启动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

1996年,根据中央领导指示,四川着手制定把森老虎请下山的森工转产脱困方案。1998年大洪灾过后,中央果断决定长江上游彻底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森工企业全面转产,投入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

次年,中央再出重招,在西部地区实施坡地退耕还林工程。划时代的大转折。

四川十万砍树人放下斧头拿起锄头,千万农民割掉山坡上最后一茬庄稼,一场史无前例的植树造林在巴蜀大地展开。森工壮歌在岷江、大渡河、雅砻江流域的广袤山区穿行两千多公里,走访十几个林场,寻找当年的荒山。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满目青翠,浩瀚林海。

山涧清流淙淙,枝头百鸟歌唱,仿佛在讲述森林归来的故事。1998年9月1日,川南林业局613林场下着毛毛细雨。场部院坝一角堆着二十几台油锯、几十把斧头,上面贴着封条,盖有鲜红的公章。

上百人聚在坝子,除省里来的领导,其他人表情复杂。上午10点,四川省禁伐封锯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启动仪式开场。

一棵也不准砍了再砍一棵树子就摘领导帽子一双双长满老茧的手在抹眼眶,不知擦拭雨水还是泪水。接下来,川南林业局130多人分流到省内外的林业单位,800多人内退,888人被一两万元一次性买断工龄留下来的,月工资从此前的上千元一下子掉到两三百元。不少职工都懵了,一家人的生计说断就断了。郑皆斌留下了,被任命为617林场副场长,带着心情都不好的工友们上山栽树。

每人背七八十斤重的苗子,爬三四个小时上山。有的女工半路上没劲了,流着泪骂男人们当初就不应该砍。

窝子深40公分、直径40公分,前后左右隔一米,每人栽完200株才能下山,动作慢的两头摸黑。有的睡觉前不敢洗手,全是血泡。4年后,617林场栽了600多万株树。郑皆斌用断了20把锄头。

家住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郊的李章锋是森二代,接父亲的班才3年就遇到禁伐。他也选择留下来弥补父辈无意中造成的损失,和妻子李琳鸿一起加入四川林业筑路工程五处的造林队。起初,李章锋被派到凉山州甘洛县斯觉镇造林,8个工友共住一顶大帐篷,最长一次连续7个月没下过山。两年后,他们又被派到越西县四甘普乡植树。

后来我老婆怀孕了,她就住山脚下育苗,我坚持在山上栽树。李章锋说,孩子出生后送回西昌交给爷爷带,他们两口子在四甘普乡坚持了6年,与工友一起把4万亩荒山全部栽上了树。

到2010年,森工造林队伍已找不到荒山可栽树了。他们中的3万多人转为1.8亿亩国有公益林的管护员,日复一日行走在远离家人的深山。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四川净增森林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目前的森林覆盖率比1948年提高了10个百分点。

全省林地面积达到24万平方公里,占这个农业大省国土面积的一半。生态新歌沧海桑田。崇山峻岭涛声再起,演奏的却是崭新乐章。木材生产加工曾经是四川几十个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却随着天保工程的实施戛然而止。

木里县财政收入仿佛在一夜之间从3870万元下降到413万元。一边是艰辛的植被恢复,一边是痛苦的经济转型。17年筚路蓝缕,纤弱的幼苗长成了年轻的森林,生态经济的曙光也在西南山区升起。

宝兴县,93%的国土面积已恢复为林地。林荫下,中药材已扩展到14万亩,去年农民人均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

荥经县,九成地面是树林,林下世界也热闹。去年全县林下土鸡出栏50多万只,4500亩天麻亩均收入8万元。

当年伐木工人向上级争取留给子孙的九寨沟,今天带动九寨沟县上万农牧民参与旅游服务业,光乡村旅店就开了700多家。大田乡、双溪乡、清溪镇,汉源县,曾经荒山连荒坡的这些贫困乡村,今天漫山遍野是苹果、樱桃、梨树、花椒。

花季游客满山坡,秋天客商来收果。记者一路走村串户,看到的是家家户户人均收入万元上下,听到的是乡亲发自肺腑的退耕还林政策好。

攀枝花普威林业局的块菌一块难求;甘孜白玉县林业局的松茸是日本客户的抢手货;雅安夹金山林场的蜂蜜今年80元一斤不讲价;凉山冕宁县源森林食品公司的刺梨在东南亚供不应求今年,四川森林食品已发展到400多种,80多家企业把他们的森林食品推上了电商平台。川南林业局、夹金山林业局、天全县伐木场成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这些国有森工企业,经历了伐木和造林两世激情岁月之后,今天不仅还给人们一个森林的世界,还吸引八方投资者把林区打造成了一个个旅游龙头企业,带动千千万万各族农牧民进入旅游大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年来四川生态旅游总收入增长150倍,去年实现近600亿元,一年就超过四川天保工程国家和地方财政17年来的总投入。在经济持续下行的严峻形势下,四川今年上半年实现旅游总收入3070亿元,同比大增28.6%,其中自然生态资本的贡献成为主要动力。

人与草木,多么简单的关系,多么漫长的认知,多么艰难的弥合,多么美妙的前景。(记者黎大东周相吉吴光于)。


本文关键词:全民彩票welcome,全民彩票-购彩大厅,全民彩票app,全民彩票app客户端下载,全民彩票用户注册

本文来源:全民彩票welcome-www.eclat-epoxy.com